1、DSP应用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: 硬件平台:包括处理器、内存、接口和其他硬件组件,用于实现算法和数据处理。 软件平台:包括操作系统、编程语言、开发环境等,用于编写和调试应用程序。 算法设计:根据具体应用需求,设计并实现各种算法,如滤波器、FFT、维纳滤波等。
2、管脚:包括电源、数据接口等详细说明。寄存器和片内资源:核心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方法。指令集:理解并应用指令集进行编程。程序加载:加载程序到DSP的方法和注意事项。后续章节详细介绍了TMS320C5000系列、C3x/C4x等,涵盖了功能、结构、接口、中断处理等内容。
3、DSP是Demand-Side Platform的缩写,即需求方平台。这一概念起源于网络广告发达的欧美,是伴随着互联网和广告业的飞速发展新兴起的网络广告领域。在互联网广告产业中,DSP是一个系统,也是一种在线广告平台。
4、dsp平台有哪些,具体如下: 有媒体的广告平台:这个不难理解,就是像广点通,今日头条这种有自己的媒体平台(腾讯系产品,今日头条app等),他们可以靠自己的媒体流量来卖广告的平台。 无媒体的广告平台。
1、第一章绪论,主要涵盖了DSP的定义、特点、发展历程、性能指标以及实时系统构成,同时对TMS320C2000系列DSP进行了概述。第二章介绍了芯片内部结构,包括中央处理单元的组成部分,如输入比例部分、乘法部分、中央算术逻辑部分、辅助寄存器算术单元(ARAU)和状态寄存器(ST0、ST1)等。
2、数字信号处理器(DSP)是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中的重要器件,它作为一种新型、结构特殊的高速高位单片微计算机,具备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。
3、张卫宁编著的《TMS320C2000系列DSPs原理及应用》,于2002年4月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,ISBN号为7-118-02716-2,全书共计416千字。该书深入探讨了TMS320C200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(DSP)的原理及应用,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。
4、此外,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主要配套芯片,包括动态读写存储器DRAM、ROM与E2PROM、FIFO、快闪记忆体、闪速存储器、存储器配套芯片选择以及存储器技术的发展趋势。
5、前两章高度概括了信号、信号处理的概念与名词术语、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以及DSP芯片的发展概览,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算法宝典。第三章简述了DSP芯片的特点、类型以及配套芯片。第四至第六章集中介绍了TI公司的TMS320C31/32及TMS320C2000/ TMS320C5000/TMS320C6000系列DSP芯片以及最新产品。
德州仪器通过不断革新,推陈出新,DSP业务也一跃成为TI的最大的业务,并始终处于全球DSP市场的领导地位。虽然这个阶段DSP每MIPS的价格已降到10美分到1美元的范围,但DSP所带动的市场规模巨大。
针对DSP功耗的变动趋势,存在一个Gene定律。从图1可见,1982年每MIPS的功耗为250mW,到1992下降为15mW,而到2000年仅为0.1mW,2004年到0.01mW,而预计2010年将挑战0.001mW。Gene定律认为,DSP功耗性能比每隔5年将降低10倍。
从此,具有乘法器的DSP芯片成为了行业标准,推动了DSP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。
历史上,从1976年的Speak & Spell开始,DSP技术不断发展,比如TMS5100、S281NEC PD7720等,这些早期的DSP在语音合成和信号处理方面取得了突破。现代DSP如TI的C6000系列和飞思卡尔的MSC81xx,性能更高,具有高速缓存、多核和多线程架构,适用于各种信号处理任务。
SDR是基于信号处理流程的技术,实质是一种数字信号处理(DSP)技术。SDR最初的形式仅包括软件和通用计算机。随着技术的进步,现在SDR系统涉及硬件、软件和固件。SDR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前端数据转换、数字信号处理和软件控制三大模块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处理和控制。
每一个领域的DSP技术都已发展到一定的深度,有它们自个儿的演算法、数学和特定的技巧。结合广度与深度使得任何人都不能精通所有已被发展的DSP技术。DSP教育包含二项工作:学习一般可套用於整体的概念,以及对你感兴趣的特定领域学习专业的技巧。